第(2/3)页 甭管胡老大的官怎么来的,他好歹也是朝廷命官,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阻拦他做官? 老太太当即把此事禀报给了县太爷,顺便提及胡家与张员外的恩怨。 阻拦胡老大上任,有这个想法还有这个能力的非张员外莫属。 县令对此大为震怒,同为朝廷命官,今日对方能派人伏击胡老大,他日焉知不会有样学样来对付他。唇寒齿亡,谁也不想自己的小命受到威胁。 县令将此事设为头等大事,着重调查。 过了几日,老太太却得到消息说,此事与张员外无关。但到底是谁所为,还得进一步调查。 老太太让胡老大把他的仇家都写出来,此事若不调查清楚,谁知道哪天他的小命就怎么没了。 胡老大从善如流写出自己的仇家,其实他没几个仇家,胡老大此人趋利避害得紧,若非牵扯到买官,他和谁都一派和气。 这就怪了,若非仇家所为,是谁非要挡胡老大的官路? 就算老太太知晓剧情,但剧情又不是胡乱编排,肯定有迹可循。 胡老大弱弱表示,许是“新人”所为。他不当这个县令,就有了官缺,对方再将其买下,皆大欢喜。 只是这些都是他的猜测,谁也不知道真凶为何。 但有一点对方说得明白,只要他老实做他的秀才公,人家也不是非要赶尽杀绝。 此事虽未查明到底是何人所为,但此事彻底绝了胡老大当官的心思,也算歪打正着。 经此一事,胡老大整个人成熟了许多。 他告诉老太太,他不考科举了。他要和岳父学习,开办学堂。 活了四十年的胡老大终于开始赚钱,老太太不怎么看好,便是秦氏也没怎么当回事。她对胡老大彻底失望,若不是为了儿子,她宁可与之和离。 本以为胡老大又开始想要钱的法子,结果他不去县城,要在村里教孩子们识字。村长拨给他一间屋子,他便在屋子里办起了学堂。束修要的也不多,三两五两不嫌多,一两二两也可以,若是实在无力,便是给点吃喝也可以充当束修。 上河村的村民通过胡老大最是知道读书的好处,而今秀才公亲自坐堂要教孩子们识字,哪个有孩子的人家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。 消息传出去,不出一日小小的茅草屋便人满为患,个个都想让孩子跟着胡老大识字。 胡老大这个秀才公在县城没什么名堂,但在上河村确实很有威名。哪怕老太太当着大家的面把他打了一顿,村民们也不觉怎样。 谁还没被娘打过? 老太太带领全村发家致富,那是比胡老大还有能耐的存在,爱之深责之切,越打越代表认可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