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八章:世上誰人能不死?-《苦境: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另外的那個時空,羅喉,是一名較為極端的英雄主義的信奉者,也是一個埋葬于歷史之下的英雄。

    他曾經背負過無數人的期望,將來自于天外的魔神——邪天御武斬殺,也曾接受過那屬于英雄的歡呼,因為他們都將成為英雄的期望,寄托在他身上。

    英雄兩字,是羅喉對兄弟,以及為了斬殺邪天御武,而自愿犧牲的那十萬英烈的承擔。

    然而,在時間的推移下,他們的功績皆被歷史所抹滅,所埋葬,心灰意冷的羅喉走入極端,他認為十萬殺戮雖是歷史篡位者偽造的借口,但民心如此,歷史已定。

    武君羅喉是為霸業而犧牲十萬無辜的暴君,這是史書所著的羅喉,至于羅喉本人,并不在意武君羅喉落得什么名,但他卻不能容忍天都的一切被全盤否定。

    因為這否定的不是他一個人,是他們兄弟一路誅魔的信念,創建和平盛世的理想,還有那十萬英烈的鮮血。

    他恨,在這樣的和平中,洗去了人們對戰爭的恐怖記憶,他恨,他們的和平盛世,在人性私欲的驅使下不斷使人們興起紛爭。

    歷史會因為陳述者的個人利益,以及書寫者的立場,而產生扭曲與偏差,不同版本的歷史亦會出現不同的錯漏。

    于是他戰了,重新歸來的羅喉因歷史的污蔑而墮落,心性大變,真正的血腥,真正的殘暴鎮壓由此開始,既是為自己所受不公而復仇,也是為犧牲兄弟對歷史的控訴。

    兩條不同的道路,兩種不同的際遇,造就了兩條不同的歷史,以及兩名不同的武君。

    他們就像是一群先行者,將一些只存在于字面上的理論,付諸實踐,小心翼翼的對其進行試錯與修改,最終應用在天都的建設之中。

    武君羅喉,是薪火的承接者,亦是薪火的傳遞者。

    “將存亡擔于一人之身,對于國家而言,是好事還是壞事?”

    清朗月色下,槐生淇奧拎著酒壇,隨意詢問著面前之人。

    羅喉的話語一如既往,不疾不徐:“能將國家存亡擔于肩上,這是值得贊嘆的能力,但是對于一個國家而言,這并非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一旦君王出現差錯,國家將很快分崩離析,屆時,便是真正的災難。”

    “上至國家,下至部族,類似的問題其實一直存在,就連慈光之塔甚至整個四魌界,亦是同樣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