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4章 书生费密-《南明副榜举人》
第(2/3)页
杨轩显得情真意切,告诉大家,自己今日能够成功,主要是因为先祖曾经留了二十余亩公田,族人能够聘请私塾老师教育大家识文断字。
主要是因为自己博览群书,而非死读四书五经教义,主要是因为自己贴近民生,发现社会大弊,身体力行,从被人嘲讽的市掾(古代市场管理人员)地保做起,如此方有如此成就。
现在鞑子虽然已经退走,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,自己需要重建军队,需要各级官府需要建立自己的小内阁,地方基层也需要建立乡公所、厢坊公所这类基层组织,地方更需要兴办义学,教大家识文断字,不做睁眼瞎子,现在需要太多太多人才,需要大家帮助。
迎着大家热烈的眼光,杨轩笑称,自己读书治学不如费密严谨,书院同窗都是地方翘楚,目前缺的是历练,如果大家能够投入重建之中,或者入伍,或者入仕,或者到地方教书育人,在未来大家成就多不在自己之下。
杨轩现在署理四川巡抚,当众说出这种话,揽才之心溢于言表。
锦江书院的最差也是一个秀才,大家多熟读四书五经,与那些举人进士相比,稍稍差一点的是做文章火候,或者是运气。
大家寒窗苦读,梦寐以求的是出来做官发财,或者实现自己内心深处那朴素的报复。
现在听杨轩意思希望大家出仕众人纷纷响应,在这世上又有谁嫌自己官小呢?
费密选择从政,本来以为能够坐一个知县,谁知道分配到偏远山区成为一个户房书吏。
费密自负平生才学能够经世济民,现在居然这样一个结果,内心愤怒可想而知。
本来有心不去,家人一再劝诫,最后才来到重庆府内江县。
知县三十余岁的童生,没有多少文墨,听到费密到达后,当即将其请到二堂。
谈起新政,王知县赞不绝口,连番驳斥世人对大人种种污蔑。
过去朝廷征收三饷,地方层层摊派,一亩地缴上四五钱银子,老百姓种地根本不划算,即便在CD平原这样富庶地方大家多逃荒。
现在虽然有照顾读书人,秀才减免一担粮食与一人丁赋,举人减免三担粮食一人丁赋,除此之外大家一样纳粮,每亩不过稻谷一升,每丁不过一钱二分。
大人施行仁政,但有的读书人造谣生非,硬说大人横征暴敛,这是什么道理?
………
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,费密最初不信,其后几天方恍然大悟。
前一个月在县城,每天跟随一个衙役到街道执勤,种种见闻让人触目惊心。
先是按照户房登记薄对县城各个商铺、店铺进行核对,与过去那种书札不同,户房有一个总表,分门别类记载店铺信息。
这天走进一家粮店,粮店老板虽然叫苦不已,声言现在生意不好做,每天起早摸黑的,刚刚图一个温饱。
过去官府从来没有征收税赋,现在要登记缴税,真的生意不好做。
见对方连番抱怨,连一起公差都显得颇为不满,嚷道:“掌柜的,你真会叫苦啊。
洪武爷订下三等九则标准,你说说,你这个店铺,一年销售东西有没有两千两银子?”
费密揉了揉自己眼睛,以为是老刘乱说,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店铺一年怎么可能超过两千两银子?
兄弟们做事比较厚道,将对方年收入只报了一千两银子,如此少了很多银子。
令人吃惊的是掌柜也不敢分辨,口口声声声只是现在生意不好做,不像过去太平年月,如果在太平年月每年缴上二十两银子没有什么?
老王呵呵笑了笑,摇头道:“掌柜的,你,你的身家大家不是不知道,过去你虽然很少缴纳赋税,但你贿赂官员的,何曾少了这二十两银子?”
第(2/3)页